次韵彦康
读书策新功,子久勖此课。
蒲梢籋寒云,了不见坎轲。
深怀浃背耻,但欲袖手坐。
新诗忽来辱,快读起疲懦。
还疑正始在,欲突黄初过。
斯文未易到,吾党真可贺。
向来豫章法,政复如此作。
钮头三寸泽,子质况黄糯。
只今百尺的,已见一矢破。
更期十载后,凛凛谁子奈。
耆年日凋丧,我亦老寒饿。
奇穷不自惜,乃复珍此货。
但恐黄禾空,子驹谁秣莝。
蒲梢籋寒云,了不见坎轲。
深怀浃背耻,但欲袖手坐。
新诗忽来辱,快读起疲懦。
还疑正始在,欲突黄初过。
斯文未易到,吾党真可贺。
向来豫章法,政复如此作。
钮头三寸泽,子质况黄糯。
只今百尺的,已见一矢破。
更期十载后,凛凛谁子奈。
耆年日凋丧,我亦老寒饿。
奇穷不自惜,乃复珍此货。
但恐黄禾空,子驹谁秣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彦康的唱和之作,主要表达了读书治学的感悟和友人间惺惺相惜的情感。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读书治学的态度(前四句)
诗人说自己正在钻研新的学问("读书策新功"),朋友彦康一直鼓励督促他("子久勖此课")。用"蒲梢"(良马)比喻自己像骏马踏云般专注学问,暂时没有遇到困难("了不见坎轲")。但内心其实对学问不精感到羞愧("深怀浃背耻"),有时甚至想放弃("但欲袖手坐")。
2. 收到赠诗的欣喜(中间八句)
突然收到朋友寄来的新诗("新诗忽来辱"),读后精神为之一振("快读起疲懦")。称赞朋友的诗有"正始"(三国时期高雅文风)的气韵,甚至超越"黄初"(建安文学)的水平。感叹这样的文采很难达到("斯文未易到"),为有这样的朋友感到欣慰("吾党真可贺")。
3. 对朋友的赞赏(接着六句)
用比喻赞美朋友:像"豫章"(优质木材)一样根基扎实,像"钮头三寸泽"(精心培育的植物)般才华出众。说朋友已经百步穿杨("百尺的...一矢破"),期待十年后成就更大("更期十载后")。
4. 自我感慨(最后六句)
诗人自叹年岁渐老("耆年日凋丧"),生活清贫("老寒饿"),却仍珍视学问("奇穷不自惜")。最后用"黄禾空"(粮仓空)和"子驹谁秣莝"(谁来喂养马匹)的比喻,表达对学问传承的忧虑。
全诗通过:
- 生动的比喻(骏马、良木、弓箭手等)
- 真挚的情感交流
- 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以诗会友、相互勉励的精神世界。诗中既有对朋友的赞美,也有自我鞭策,最后流露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