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调 开山径得石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
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览县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
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览县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
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璧。
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
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奇幻的天界漫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上天的奇幻冒险
开篇就用电影般的镜头:左手抓着彩虹,右手夹着月亮,让雷神开路去叩天门。诗人想象自己自由穿梭天地,游览神仙花园,看到万斛泉水(夸张形容水量极大)和千丈高的奇石,像在玩一场沉浸式VR旅行。
2. 神仙的VIP待遇
在天宫享受顶级招待:听仙界交响乐("钧天广乐"),坐玉石宴席,连天帝都请他喝酒。最惊喜的是获赠"苍璧"——青玉般的石壁,这正好对应了词题中"开山径得石壁"的意外发现。
3. 回到人间的怅惘
结尾笔锋一转:当马儿想家、随从伤感时,这场美梦突然醒了。"下恍惚"三字特别传神,就像我们被闹钟惊醒时那种迷糊感,暗示从仙境跌回现实的落差。
全词妙在把偶然发现的山中石壁,通过想象转化成天帝赏赐的宝物。这种"平凡变神奇"的写法,就像给普通石头加了美颜滤镜,展现古人"万物有灵"的诗意世界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流露的淡淡惆怅,提醒我们再美的梦终要醒来,而这正是人间真实的魅力。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