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虚堂韵

凫翁三五嬉晴沙,残僧闭关如退衙。
黄芦苦竹隐缺岸,水荭往往飘残花。
濠濮会心岂在远,便可泛宅仍浮家。
水关上接鲍丘水,伯圭战地啼寒鸦。
卓老一抔没荆棘,谁怜文采兼奇葩。
古人于此两寂寞,高枕且听风垆茶。
漕河如林万樯立,负城时送回帆挝。
彷佛扁舟落吾手,背痒欲倩鸟爪爬。
病鹤触笼翅翎短,老随鸡鹜吁可嗟。
安得十洲纵汗漫,排空一气凌云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通州水月庵周边的景色和诗人的感慨,语言生动,情感深沉。

开头写水边野鸭在沙滩上嬉戏,庵中僧人闭门不出,显得冷清。岸边黄芦苦竹杂乱生长,水荭花飘落,一派萧瑟景象。诗人觉得这样的景色已足够让人心旷神怡,不必远游,甚至想在此安家。

接着提到附近的历史遗迹:鲍丘水边的古战场,如今只剩寒鸦啼叫;卓老的坟墓淹没在荆棘中,无人欣赏他的才华。这些历史人物都已沉寂,诗人也只能喝茶听风,感叹时光流逝。

运河上船只林立,帆影重重,诗人幻想自己乘舟远行,却像病鹤一样无力飞翔,只能与鸡鸭为伍,感到无奈。最后他渴望能像仙人一样遨游十洲,直冲云霄,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全诗通过眼前景、历史事,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渴望摆脱现实束缚的心情。语言朴实,画面感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