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凌次仲学博 其一

十年踪迹滞儒官,高座摊经昼掩关。
陶铸典谟来腕底,驰驱名字满人间。
探珠夜界金绳路,传草春归玉笋班。
地近南楼聊寄傲,相看不厌敬亭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叫凌次仲的学者写给朋友的,表达了他十年如一日坚守学术岗位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欣赏。

前两句说自己在儒学教育岗位上一待就是十年,白天关起门来专心研究经典文献。这里用"高座摊经"描绘出学者埋头苦读的形象,"昼掩关"则突出了他专注治学的状态。

中间四句展现了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研究古代典籍得心应手,名声传遍四方;深夜还在钻研深奥学问,春天整理文稿准备上呈朝廷。其中"探珠"比喻探索珍贵学问,"金绳路"指艰深的学术道路,"玉笋班"代指朝廷官员。

最后两句转到眼前:住在靠近南楼的地方暂且寄托傲然情怀,和朋友相看敬亭山也不觉得厌倦。这里既表现了学者清高的品格,又流露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敬亭山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高洁情怀的意象。

全诗通过学者日常、学术追求、精神世界三个层面,展现了一个甘于寂寞又有所追求的学者形象,同时表达了对志同道合友人的情谊。语言上善用比喻(探珠、金绳路等),将抽象的学术生活描绘得生动可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