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深山中壮丽幽静的寺庙景色,展现了诗人登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开篇说这座寺庙不知是哪年建在这风景绝佳之地的,一眼望去都看不尽层层叠叠的山色。这里用"梵宫"代指寺庙,暗示这是处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中美景:漫山青翠与红霞映照着广阔天地,十二座山峰像屏风一样环绕四周。结冰的溪涧中,清泉流动发出玉石般清脆的声响,高耸入云的岩石上,古老的松树像苍龙般盘曲。诗人用"寒玉"形容泉水声,用"苍龙"比喻古松,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
最后两句写诗人游兴未尽,在天边的险峻处又望见五棵松树屹立在亭子旁。这里的"危亭"暗示地势险要,"五松"可能是当地著名景观,给整首诗留下余韵。
全诗通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深山古寺的清幽与壮美。诗人不仅用眼睛观察,更用心灵感受,将自然景物写得生动传神。特别是"雪涧"、"云岩"等意象的运用,使整幅画面既清新脱俗,又气势磅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