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通过对比表达出作者对自由超脱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用"君"和"我"的对比展开:
你(王筌)是逍遥自在的世外高人,我是奔波劳碌的官场中人。你选择去茅山隐居修行,我却要坐船去汴京(北宋首都)谋前程。这里"天下都散汉"指超然物外的隐士,"大丈夫"在这里带着自嘲,暗指不得不为功名奔忙。
后四句用生动的画面继续对比:
你像云中仙鹤般乘风飞去(暗指隐居生活的飘逸),而我风尘仆仆,衣服都沾满尘土(指仕途艰辛)。最后两句点明主旨:从我们的选择就能看出人生境界的高低,不需要多说什么"贤愚"(聪明或愚笨)——隐居是明智之举,追逐功名反而显得不够通透。
全诗妙在:
1. 用具体的生活场景(乘船赶路vs山中隐居)代替说教
2. 通过衣袂飘飘的仙鹤和满身尘埃的对比,形象鲜明
3. 结尾的"不须开口"暗含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余味悠长
本质上,这是首"劝隐诗",用朋友的选择反衬自己的无奈,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