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雨
阵雨虽屡作,艰致渥且优。
前朝斋法宫,傍晚云脚浮。
点滴只顷刻,旋成霁景收。
次晓自御园,有来内侍流。
问彼以雨势,咸云觉稍稠。
昨因大祀旋,园林卜鸣鸠。
颇睹油然兴,曾无沾尔酬。
诘旦理庶政,召询卿尹俦。
告我昨在京,眼见盈浍沟。
奇哉彼雨工,何独无缘投。
岂其果有意,避我如相仇。
欺饰中涓常,于彼奚深求。
国是夙所倚,不宜逐悠悠。
或者欲慰我,我宁易慰不。
匪诚未足信,诚然益可爱。
前朝斋法宫,傍晚云脚浮。
点滴只顷刻,旋成霁景收。
次晓自御园,有来内侍流。
问彼以雨势,咸云觉稍稠。
昨因大祀旋,园林卜鸣鸠。
颇睹油然兴,曾无沾尔酬。
诘旦理庶政,召询卿尹俦。
告我昨在京,眼见盈浍沟。
奇哉彼雨工,何独无缘投。
岂其果有意,避我如相仇。
欺饰中涓常,于彼奚深求。
国是夙所倚,不宜逐悠悠。
或者欲慰我,我宁易慰不。
匪诚未足信,诚然益可爱。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阵雨"为引子,通过皇帝视角展现了一场耐人寻味的自然现象与人间百态。
开篇描写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看似声势浩大却没什么实际效果。皇帝从斋宫回园后询问侍从,侍从们都说雨势尚可。但皇帝自己亲眼所见却是另一番景象:祭祀路上看见乌云密布,结果一滴雨都没落下。
第二天上朝时,大臣们却报告京城大雨滂沱。这让皇帝产生困惑:为什么雨偏偏避开自己?他先是怀疑侍从欺瞒,但转念觉得不必深究;又猜测大臣们可能是为了安慰自己,但自己并不需要这种安慰。
全诗最精彩的是结尾两句:如果大臣们说谎固然不可取,但如果他们说的是实话(京城确实下雨了),那这场"会躲人"的雨反而显得更可爱了。这种反转式的结尾,既表现了皇帝的豁达,又暗含对天意难测的感慨。
全诗通过"雨"这个意象,巧妙展现了上位者获取真实信息的困难,以及人类面对自然时的无奈与幽默。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皇帝从困惑到释然的心路历程尤其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