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道中望闾山发兴

望入闾阳霁景浓,一犁膏雨动三农。
风飘花气香如和,日射岚光翠且重。
雄镇本缘无虑建,名山还自有虞封。
当今障塞非秦比,只在忠良妙折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广宁道中远眺闾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现实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雨后初晴的闾山景色。"霁景浓"说明天气放晴后景色格外鲜明,"一犁膏雨"指及时的好雨滋润了农田,让农民们开始春耕。这里通过"三农"点出农业的重要性,暗示风调雨顺对国家民生的意义。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山色。风中飘来花香,阳光照射下山间雾气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翠绿色。这些细腻的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接着由景入史,提到闾山在古代就是军事重镇("雄镇"),还受过舜帝的封赐("有虞封"),赋予自然景观以人文内涵。

最后两句转向现实思考。诗人说现在的边防不像秦朝那样只靠武力("障塞"),更重要的是有能臣良将善于外交周旋("折冲")。这里既赞美了当朝治国方略,也暗含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全诗从写景到抒情,从怀古到论今,层次分明。用清新的笔调写活了春山美景,又自然地引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展现出一个官员文人既爱自然、又关心国事的形象。特别是最后将"忠良"与"折冲"并提,体现了重视智慧而非蛮力的治国理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