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登上高山绝顶,探索自然奇景的场景。诗人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带我们感受那种神秘而震撼的体验。
前两句写登山者站在最高处,仔细欣赏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的奇特之处。"睨"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了俯视的角度,又透露出一种探索的好奇心。
后两句是诗中最精彩的部分:诗人看到石头上刻着像虫鸟形状的古老文字,却完全看不懂。这让他联想到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留下的神碑(岣嵝碑),那种面对未知文明时的震撼和敬畏感。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登山寻奇比喻探索未知的求知欲
2. 将看不懂的文字比作虫鸟形态,既形象又神秘
3. 通过联想神话传说,给普通景物赋予深厚的历史感
4. 短短四句就完成了从现实观察到超现实联想的跨越
诗人其实是在说:大自然就像一本用神秘文字写就的天书,即使看不懂,也能感受到它的神奇与伟大。这种对自然奥秘的赞叹,到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方翥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次云。方元寀孙。六岁而孤,读书甚勤,过目即能贯通。高宗绍兴八年进士。调闽清县尉,赴任未逾年即归。尽读从兄方略万卷楼藏书,凡三十年。有司奏闻,得旨召对,除秘书省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