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诗人悠闲登山赏景的感悟。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画面和深刻的人生思考,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前四句写景:雨后天空澄净,诗人穿着木屐慢悠悠登上山亭。平静的湖面像打开的镜子,层叠的山峦如展开的屏风。这里用"菱鉴"比喻湖面平静透亮,"画屏"形容山峦如画般美丽,展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卷。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着美景,突然觉得世间万事都像梦一样虚幻。他反问自己:何必为琐事劳心费神?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就像喝醉酒般浑浑噩噩,始终看不透人生真谛。这里"万缘是梦"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所有事物都是虚幻的。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登山看景这件小事,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清明宁静与世俗的纷扰混沌相对照,表达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对追名逐利者的讽刺,更凸显出诗人清醒通透的人生智慧。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