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弥月承罗洗马饷鹤歌以答之
仙禽一夕乘风至,清气朝来满庭次。
见客驯然了不惊,学舞时时鼓双翅。
丹砂入顶色犹浅,一声更有凌云思。
我家生男一月馀,每遇高人出相示。
皆云骨相如长郎,坐上啼声已堪试。
犀钱玉果竞相投,随俗惟应悦姬侍。
司经大夫公远后,辍自润笔来相贽。
谓此鹤龄千岁长,眼中定欲徵君嗣。
大夫久作瀛洲仙,许我平生可同志。
顶砂疑是鹤前身,令器而今已三四。
松阴永日相和鸣,螽羽开祥岂无自。
乃知此鹤最宜人,茅君本号还丹使。
山鸡野鹜竟何有,大笼满贮长安肆。
中年不顾縻好爵,看鹤生孙乃吾事。
两郎他日弄雏成,再拜还酬大夫赐(洗马额有朱志如鹤然故诗及之)。
见客驯然了不惊,学舞时时鼓双翅。
丹砂入顶色犹浅,一声更有凌云思。
我家生男一月馀,每遇高人出相示。
皆云骨相如长郎,坐上啼声已堪试。
犀钱玉果竞相投,随俗惟应悦姬侍。
司经大夫公远后,辍自润笔来相贽。
谓此鹤龄千岁长,眼中定欲徵君嗣。
大夫久作瀛洲仙,许我平生可同志。
顶砂疑是鹤前身,令器而今已三四。
松阴永日相和鸣,螽羽开祥岂无自。
乃知此鹤最宜人,茅君本号还丹使。
山鸡野鹜竟何有,大笼满贮长安肆。
中年不顾縻好爵,看鹤生孙乃吾事。
两郎他日弄雏成,再拜还酬大夫赐(洗马额有朱志如鹤然故诗及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送仙鹤祝贺作者儿子满月的故事,充满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仙鹤来贺(前8句) 朋友送来一只漂亮的仙鹤,清晨院子里都是清新的气息。这只鹤不怕生,还会时不时张开翅膀跳舞。它头顶的红色羽毛颜色尚浅,但一声鸣叫就让人感觉它能直冲云霄。这里用仙鹤暗喻新生儿,寄托了对孩子未来一飞冲天的期待。
2. 宾客祝福(中间12句) 作者刚满月的儿子被宾客们轮流抱来看,都说孩子骨骼相貌像他大哥,连哭声都很有气势。大家按习俗送来钱币和果子讨吉利,但作者最感动的是当官的朋友罗洗马(司经大夫)特意停下公务,用润笔费买了仙鹤相赠。朋友说这鹤能活千岁,暗示孩子将来必定成才。
3. 人生感悟(后8句) 作者和这位朋友志趣相投,看着孩子和仙鹤在松荫下互动,联想到家族兴旺自有原因。他觉得养鹤比追求功名更有意义,最后幽默地说等两个儿子将来养大自己的小鹤时,要再好好感谢朋友。特别提到朋友额头有红色胎记像鹤顶红,这个细节让整首诗更亲切。
全诗妙在: - 用仙鹤比喻新生儿,既高雅又吉祥 - 记录满月习俗,展现古代育儿文化 - 通过收礼场景,体现真挚友情 - 最后表达淡泊名利、重视家庭的人生观 - 朋友额头的胎记细节,让典故有了生活气息
最打动人心的,是中年得子的喜悦与"看鹤生孙乃吾事"的生活态度,把普通的满月庆贺写出了超脱世俗的意境。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