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窝

阿香怒鞭箨龙尾,班鳞蚀去痕未洗。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禅中禅。
人间赤日迥不到,著我六月秋泠然。
青云欲飞霖雨急,佩环声里双蛾泣。
玉箫惊起老龙眠,夜染潇湘半江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竹林仙境,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超脱尘世的清凉禅意。

前四句用神话故事开篇:雷神阿香用雷电鞭打竹笋(箨龙),在竹子上留下龙鳞般的斑痕。天风把竹林吹成千万根青玉(琅玕),茂密的翠色仿佛要溢出山林。这里用"龙尾""龙鳞"的比喻,把竹子写得充满灵性。

中间四句转到竹林深处:有位隐士住在寒烟缭绕处,通过写竹简(玉版)参透了禅机。人间酷暑无法侵袭这里,让人在六月感受到秋日的清凉。这里"玉版悟禅"用了双关手法,既指竹简记载的佛理,也暗喻从竹子本身领悟禅意。

最后四句突然风云变幻:乌云骤雨将至,仿佛听到玉佩叮当和神女哭泣。夜间的箫声惊醒了蛰伏的老龙,把整条潇湘江水都染成了碧色。这里用"佩环""双蛾"暗示湘水女神的神话典故,以龙、箫、碧水等意象营造出神秘空灵的意境。

全诗就像一组流动的画卷:从雷霆生竹的神异景象,到竹林避暑的幽静禅意,最后转入夜雨江天的神话梦境。诗人通过竹子这个媒介,把自然奇观、隐士生活和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创造出既清凉脱俗又瑰丽动人的艺术世界。最妙的是全篇看似写竹,实则通过竹子写出了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