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宪谨荣寿① 其二

琴鸣堂上玉鸣珂,案牍何曾废啸歌。
风雅共知吾辈少,贤劳偏较友邦多。
先敦孝友非沽誉,但豁胸襟即饮和。
杯酒跻堂称介福,颂声摇曳比卷阿(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叫曹仁宪的长者祝寿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敬重与祝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高雅的生活态度 "琴鸣堂上玉鸣珂"用琴声和玉佩声比喻曹公生活雅致,说明他虽身居高位(可能担任官职),但依然保持文人雅士的情趣。"案牍何曾废啸歌"更点明他即使处理公务繁忙,也不忘吟诗作乐的洒脱。

2. 实干与才德并重 诗中说他比同僚更辛劳("贤劳偏较友邦多"),但这份勤政并非为了沽名钓誉。通过"先敦孝友"强调他重视家庭伦理,而"豁达胸襟"则展现其开阔的心胸,这种内在修养自然能带来人际和谐("饮和"指融洽相处)。

3. 真挚的祝寿之情 最后两句描绘寿宴场景:众人举杯祝寿("杯酒跻堂"),祝福声像《诗经·卷阿》中赞颂君子的歌声一样悠扬。这里用经典典故,既庄重又显得情意绵长。

全诗通过对比(公务vs雅趣)、递进(外在功业vs内在品德)等手法,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的长者形象。语言上既有"玉鸣珂"这样的精致比喻,也有"豁胸襟"这样直白的赞美,雅俗交融,让祝寿主题既不失礼节又亲切自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