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高斋独眠起,云午坐来虚。
林近憎啼鸟,溪清见伏鱼。
果登留客喜,箕踞揖人疏。
多少耽山癖,年来觉渐除。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者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变化,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首联"高斋独眠起,云午坐来虚"写主人公睡到自然醒,中午独坐时感觉身心空灵。一个"虚"字既说云雾缭绕的实景,也暗指内心澄明。

颔联"林近憎啼鸟,溪清见伏鱼"用对比手法很有趣:离树林太近反而嫌鸟吵,但清澈的溪水却能看清潜游的鱼。这种矛盾心理很真实——既享受自然,又对自然的喧闹感到不耐。

颈联"果登留客喜,箕踞揖人疏"继续用生活细节表现隐居状态:用野果招待客人显得热情,但随意岔开腿坐(箕踞)的姿势又暴露了疏于社交礼仪。这种不拘小节正是山居生活的写照。

尾联"多少耽山癖,年来觉渐除"最耐人寻味:年轻时对山居的狂热迷恋,随着年岁增长反而淡了。这透露了隐居者真实的心路历程——再美好的生活,久了也会产生倦怠,非常人性化的感悟。

全诗妙在不说大道理,只是用睡懒觉、嫌鸟吵、坐姿随便这些生活琐事,就生动展现了隐居者从新鲜到平淡的心理变化。最后两句尤其真实,说明再美好的隐居生活也难逃"习惯成自然"的人之常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