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郑鲁望听杜鹃

每到桃花发,山鹃叫得频。
今年同听处,吴下未归人。
客泪滴残月,物情愁暮春。
胥江有汪水,卿与濯衣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听杜鹃啼叫时的感伤情绪,核心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游子思乡的孤独愁绪。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往年桃花开时总能听到杜鹃叫,今年和友人一起听鸟鸣,却成了滞留他乡的游子。"吴下未归人"点明作者身在苏州无法归家的处境。

后四句将情绪推向高潮:游子的眼泪像残月一样清冷,暮春时节的万物都染上愁绪。最后突发奇想,说胥江的流水可以洗去衣上尘埃,暗喻希望洗去漂泊的疲惫。这里用"卿"字显得格外亲切,仿佛在和江水对话。

全诗妙在将杜鹃啼叫、桃花、残月等春天意象与游子泪、客愁结合,把无形的乡愁化作可感的画面。最打动人的是结尾的流水洗尘意象,在愁苦中透出一丝温柔的慰藉,让沉重的思乡之情有了轻盈的寄托。

林昉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