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遗山先生祠下作

落日青城客恨多,草间偷活意如何。
中州集在微言远,野史亭荒太息过。
故主幽兰悲一炬,遗碑甘露与重磨。
高才易得求全毁,力士铛头且醉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元好问(号遗山)祠堂前的感慨,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金元之际文人的复杂情感。

前两句"落日青城客恨多,草间偷活意如何"像是说:夕阳下的青城山勾起许多遗憾,像野草般艰难求生的日子是什么滋味?这里用"草间偷活"暗指元好问在金朝灭亡后忍辱偷生的处境。

三四句"中州集在微言远,野史亭荒太息过"说的是:元好问编的《中州集》还在,但其中深意已难领会;他修史的野史亭荒废了,让人不禁叹息。这里既肯定他的文化贡献,又感慨时光流逝。

五六句"故主幽兰悲一炬,遗碑甘露与重磨"用比喻手法:前朝就像被烧毁的幽兰,而元好问的碑文却像雨露般滋润后人。一悲一喜的对比很强烈。

最后两句"高才易得求全毁,力士铛头且醉歌"最直白:有才华的人容易遭人诋毁,不如像力士(可能指李白)那样痛快喝酒唱歌。这既是说元好问,也是作者自嘲。

全诗用日常景物(落日、野草、荒亭)和常见比喻(幽兰、甘露、醉酒)来表达深刻思考,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文人命运的感慨都融入眼前所见。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透世事却仍保持豁达"的态度,就像最后选择用醉酒唱歌来面对不如意,这种洒脱特别能引起现代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