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未七月廿三日大雨
孟秋之月月在毕,雨气斗集云深黳。
悬河翻空海水立,万瓦千霤如奔溪。
向来高原变洿泽,巨浪上蹴天为低。
三吴良田入井底,菜茹岂复如畛畦。
室庐藩溷尽漂没,存者历落犹鸡栖。
男儿性命不自保,往往中路遗嫛㜷。
书生有情泪沾臆,落日黤黯秋云西。
悬河翻空海水立,万瓦千霤如奔溪。
向来高原变洿泽,巨浪上蹴天为低。
三吴良田入井底,菜茹岂复如畛畦。
室庐藩溷尽漂没,存者历落犹鸡栖。
男儿性命不自保,往往中路遗嫛㜷。
书生有情泪沾臆,落日黤黯秋云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特大暴雨带来的灾难场景,语言生动直白,充满画面感。
开头用天文现象交代时间(七月毕宿星当空),乌云像打翻的墨汁般聚集。接着用"悬河翻空"、"海水立起"这种夸张比喻,让人直观感受到暴雨的凶猛——雨水像天河倒灌,海浪般拍打屋顶,瓦片间的排水槽像山溪奔流。
中间部分展现灾难后果:高地变沼泽,巨浪几乎要舔到低垂的天空。江南鱼米之乡的良田全被淹没,菜地像掉进深井。房屋厕所全被冲走,幸存的房子像鸡窝一样七零八落。最揪心的是逃难场景——男人们自身难保,半路上常见被遗弃的婴孩。
结尾诗人站在黄昏秋云下流泪,这个特写镜头让全诗的灾难描写有了情感落点。全诗就像一部灾难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自然灾害的恐怖和平民的无助,体现了古代诗人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