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怀古

趍朝退北阙,吊古来西州。
忠贞结缨处,松柏馀荒丘。
萧条伯气歇,惨澹寒云浮。
嗟哉晋多士,孰奋匡君谋。
壸也真丈夫,毅然无匹俦。
父子著伟烈,奸谀詟芳猷。
英姿俨遗祠,信史芬馀休。
疏钟冶城晚,落木秦淮秋。
我来事蒐访,往迹犹可求。
如何忠孝名,不在旷达流。
诚知清谈高,宁执鄙吝优。
同朝江左贤,颡泚徒怀羞。
徘徊凝望久,日落长烟收。

现代解析

这首《冶城怀古》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通过描写历史遗迹,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感慨。

诗人开篇写自己退朝后,来到西州(冶城)凭吊古迹。他看到忠臣义士曾经战斗的地方,如今只剩下荒凉的松柏和坟丘,曾经的英雄气概已经消散,只剩下寒冷的浮云。这营造出一种萧条悲凉的氛围。

接着,诗人感叹晋朝虽然人才济济,却很少有人能真正站出来匡扶君主。他特别赞美了壸(可能指东晋忠臣温峤),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父子都建立了伟大的功业,让奸佞小人畏惧。诗人看到壸的祠堂依然庄严,史书记载着他的美德,这让他感到欣慰。

后半部分,诗人描写了眼前的景色:冶城的晚钟、秦淮河边的落叶,更添秋日的萧瑟。他在这里寻访古迹,思考为什么忠孝之名不被那些所谓的"旷达"名士所重视。诗人认为,清谈(空谈玄理)虽然高雅,但怎么能比得上忠义这种美德呢?想到那些同朝为官的所谓贤人,他们应该感到羞愧。

最后,诗人久久凝望,直到日落烟收,表达了对忠义精神的深深追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赞美了忠贞报国的精神,讽刺了当时社会重清谈轻实务的风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