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马行

画马如画龙,纵横变化当无穷。
吾观月山子,落笔窥神工。
曾向天闲貌十马,十马意态无一同。
此马传来几百年,古绢犹开沙漠风。
树里河流新过雨,簇簇草芽寒刺水。
圉人双牵临水边,草色离离乱云绮。
令人疑到渥洼傍,波底风雷斗龙子。
细看不是白鼻騧,恐是当朝狮子花。
紫燕纤离各惆怅,其馀驽劣何足誇。
忆昔爱马不惜千金货,君王勤政楼头坐。
胡奴黄衫双绣靴,厩中骑出楼前过。
红帕初笼汗血香,玉鞭轻拂桃花破。
吁嗟玩物竟何益,遗迹徒使丹青播。
只今烽炮西北来,沙场未闻千里才。
千里才,固有时,回头为问御者谁。
君看赤骥与骐驎,挽车太行岭。
心期田子方,踟蹰驾辕顷。
霜凋苜蓿汉郊冷,骨折秋风自嘶影。
君不见古人养马如养士,一饱能酬千里志。
今人养马如养豚,厩下常堆蒺藜刺。
古之良马何代无,可笑今人空按图。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画马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古今马匹的境遇,抒发了对人才不被重视的愤懑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开头部分描写画家画马的技艺高超,笔下的马栩栩如生、姿态各异。诗人特别提到一幅流传几百年的古画,画中的马仿佛带着大漠的风沙气息,在雨后河边饮水,画面生动传神,让人联想到神话中龙马出没的渥洼之地。

中间部分转入回忆,讲述过去君王爱马的故事。那时候不惜重金求购名马,马匹被精心照料,装饰华丽。但诗人感叹这种对玩物的痴迷其实毫无意义,只是让画作流传后世罢了。

最后部分笔锋一转,直指现实问题:如今战事频发,却找不到真正的千里马。诗人用对比手法,指出古人养马如同培养人才,给马吃饱就能发挥千里之能;而今人养马却像养猪,马厩里堆满荆棘。结尾讽刺地说:好马哪个时代都有,可笑的是现在的人只会对着图画空谈。

全诗通过"马"的意象,实际上是在讨论人才问题。诗人借古讽今,批评当时社会不重视真才实学,就像不好好养马却空谈千里马一样。诗中画面感强烈,比喻生动,情感从赞叹转为愤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