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先冢

殊方久识汉庭尊,异代能忘圣主恩。
南越若逢人借问,尉佗先冢至今存。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南越王赵佗的故事,用简单直白的对话感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前两句说赵佗虽然远在岭南(殊方),但始终承认汉朝的权威(久识汉庭尊),即使改朝换代也没忘记皇帝的恩情(异代能忘圣主恩)。这里用"识"和"忘"两个动词,突出赵佗对中央政权的忠诚是主动选择,不是被迫服从。

后两句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场景:如果有人去南越地区(今广东一带)打听(借问),当地人会告诉你尉佗(赵佗)的祖坟至今还在。通过"若逢""借问"这种假设性对话,把读者拉入现场,仿佛亲眼看到赵佗墓的保存状况,用实物印证前文说的历史功绩。

全诗妙在把严肃的历史评价藏在日常对话里,像唠家常一样说"你看那坟还在呢",反而比直接歌颂更有力量。最后"至今存"三个字尤其耐人寻味——坟墓保存的不仅是遗骨,更是穿越时空的认同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