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水边景象,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蒹葭被洲渚,凫鹜方容与"就像用文字拍了一张照片:芦苇(蒹葭)长满小沙洲,野鸭(凫鹜)在水面悠闲游动。这里用"被"字形容芦苇的茂密,用"容与"表现野鸭的悠闲,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后两句突然转到听觉体验"但闻歌竹枝,不见题鹦鹉",只听见有人唱着竹枝歌(一种民歌),却看不见会学舌的鹦鹉。这种对比制造了奇妙的效果——明明听到人声,却找不到声源,就像在玩捉迷藏。可能暗指歌声自然如鸟鸣,也可能表达对质朴民歌的喜爱胜过鹦鹉学舌的刻意。
全诗妙在: 1. 动静结合,芦苇静立与野鸭游动形成对比 2. 明暗交替,可见的景物与隐藏的歌者构成悬念 3. 用常见景物(芦苇、野鸭)营造出让人浮想联翩的意境
就像我们今天听到远处飘来的山歌,虽看不见唱歌的人,却能被这种自然天籁打动一样,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质朴生活中的诗意瞬间。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