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庙达奚司空

幸非化石犹存骨,忍见连天水没船。
去国情怀饶未死,他乡云树已堪怜。
越人章甫焉知贵,尘世虚名祇自传。
欲语精灵方语隔,海光如昼夜如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叫达奚司空的官员漂泊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情感深沉而克制。

开头两句用对比手法:第一句"幸非化石犹存骨"说自己还算幸运,虽然历经沧桑但至少还活着;第二句"忍见连天水没船"却突然转折,看着滔天洪水淹没船只,暗示人生困境。这种强烈的反差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的矛盾心理。

中间四句层层递进:先说自己离开故国多年,思乡之情未减;再看异乡的风景,只觉得凄凉。接着用"越人章甫"的典故(古代越国人觉得中原人的礼帽很贵重,但中原人自己觉得很普通),自嘲在外人眼里的显赫官职,对自己而言不过是虚名。这几句把漂泊者的孤独、对功名的看透写得非常真实。

最后两句最动人:想和故乡的亲人说话,却被茫茫大海阻隔;白天看海光刺眼,夜晚觉得时间漫长。用"海光如昼"和"夜如年"两个夸张的比喻,把度日如年的煎熬具象化,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望不到头的孤独。

全诗没有直接哭诉,而是通过看海、看云、看船这些日常场景,自然流露出深沉乡愁。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种克制中的哀伤——就像现代人拍一张空荡荡的码头照片,配文"想家",胜过千言万语的宣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