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县东

怀柔县东潦尽滩,长桥空卧沙渚宽。
去岁曾此待度难,茭楗绞缚劬且艰。
事半功倍古有言,不如乘时理信然。
村民道左鞠𦜕跽,年年许觐颜尺咫。
今秋收穫询如何,都道人和缘岁美。
睹兹景象宁不喜,陡忆下河复被水。
多方赈恤付有司,曾否勤宣善经理,中心藏之何日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怀柔县东边洪水退去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对民生问题的思考。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洪水后的景象(前四句)
洪水退去后,河滩裸露,长桥孤零零地横跨在宽阔的沙洲上。作者回忆去年这里发洪水时,人们用芦苇和木桩捆扎防洪设施,费尽力气却收效甚微。这里通过对比洪水前后的场景,暗示治水需要讲究方法。

2. 丰收景象(中间六句)
今年秋天村民们在路边恭敬地迎接作者,说因为风调雨顺加上官民和睦,获得了丰收。作者看到这祥和景象自然高兴,但笔锋一转,突然想到下游地区又遭水灾。这里形成强烈反差,用上游的丰收反衬下游的灾情。

3. 忧民之情(最后四句)
作者惦记着赈灾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担心官员们是否尽心处理。这种忧虑一直萦绕心头,难以释怀。这体现了作者作为地方官的责任感,对百姓疾苦的真切关怀。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具体场景的对比,展现了作者既为治水成效欣慰,又为新的灾情忧心的复杂心情。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即使看到治下某地丰收,仍不忘其他受灾百姓,这种时刻牵挂民生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依然可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