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氐王头饮器歌

汉皇猛志狭九州,断元壮士贪公侯。
贰师已枭王母寡,北阙初竿南越头。
撑犁胡雏头曼子,西啮楼兰数千里。
铁蹄踣尽监氏城,二十六国朝王廷。
月氐髑髅大于斗,热血新膏老上手。
雕题红压蒲萄香,单于意气骄群丑。
借君头颅为君寿,月氐劝汝一杯酒。
百年虏运倾五雏,再㱲郅支屠休屠。
□韩稽颡渭桥下,不烦颈系儿单于。
黄龙朝罢汉使发,相送北庭返瓯脱。
更刑白马诺水上,共歃月氐王首血。
伏犀盬脑朱模糊,留犁挠酒承以杅。
将军含笑浮此物,裂眦犹磔胡虬须。
山阴大家女学博,羞效丁娘歌十索。
壮志应吞锦伞人,花毫一扫燕支春。
欲将黛笔写献馘,阏氐京观高麒麟。
千秋快事翻扼腕,却恨弓藏茂陵碗。
无复虎头去病青,拂庐狼纛纷郊坰。
头飞鼻饮自相食,理宗玉枕空兰亭。
愿借当年武库首,饮尽黑龙江上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与西域游牧民族(特别是月氏)的激烈战争,充满了铁血豪情和历史的厚重感。以下用现代语言解析其核心内容:

1. 战争与征服的霸气
开篇用"汉皇猛志"点明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野心,像"断元壮士"(砍头勇士)这样的战士为功名而战。诗中列举了汉朝的战绩:打败大宛国(贰师将军砍下王母寡的头)、平定南越(南越王的头挂在宫门),又横扫西域(楼兰、月氏等二十六国臣服)。这些血腥画面("髑髅大于斗""热血新膏")凸显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辉煌。

2. 异域风情的战利品
诗中用游牧民族的视角写战败的屈辱:月氏王的头骨被做成酒杯("饮器"),匈奴单于用这杯子喝酒炫耀("蒲萄香""骄群丑")。"借君头颅为君寿"是残酷的幽默——用敌人的头骨祝酒,既野蛮又充满征服者的快意。

3. 历史轮回的感慨
后半段情绪转向深沉:虽然汉朝曾彻底击败匈奴("百年虏运倾"),但最终英雄也被猜忌("弓藏茂陵碗"指汉武帝晚年诛杀功臣)。结尾"愿借武库首"表达对强盛时代的怀念,暗含对当下边疆动荡("头飞鼻饮自相食")的无奈,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画面感极强:从头骨酒杯到白马盟誓,像电影镜头般震撼。
- 情感张力:从胜利狂欢到历史叹息,让读者跟着热血沸腾又陷入深思。
- 文化碰撞:汉朝的"黄龙"(象征皇权)与草原的"狼纛"(狼头旗帜)对比,展现文明冲突。

本质上,这是一首关于权力、荣耀与历史虚无的诗,用大漠风沙般的粗粝语言,告诉我们:再辉煌的征服,最终都会化为头骨酒杯上一抹褪色的血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