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

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
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

译文及注释

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
走出西湖时天上残月仍在,陪着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晓:天刚亮的时候。净慈寺:在杭州西湖南岸,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即林枅,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荡:浅水湖。

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阴阴凉爽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却:回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走出西湖时天上残月仍在,我陪友人穿过荷塘,走在杨柳依依的小道上。
在这样的红花遍地、阴阴凉爽的世界里,我们走过了南山,又绕到北山。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
净慈寺:在杭州西湖南岸,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林子方:即林枅,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荡:浅水湖。
却:回转。

创作背景

这是组诗《晓出净慈送林子方二首》中的第一首。此组诗当作于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杨万里是他的上级兼好友。此时林子方赴福州任职,杨万里清晨从杭州西湖附近的净慈寺送别送林子方,经过西湖边时写下这组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清晨离开西湖时看到的夏日美景,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趣味。

前两句写实景:天刚蒙蒙亮,月亮还挂在天边,诗人穿过荷花盛开的湖面和垂柳成荫的小路。这里用"荷花荡"和"柳行间"两个画面,立刻让人联想到夏日西湖的经典景象——荷叶田田,柳枝轻拂,晨光中带着露水的清新。

后两句转为感受:诗人用"红香世界"形容荷花的艳红与芬芳,用"清凉国"形容清晨的凉爽惬意,这两个反差强烈的词语碰撞,生动表现出夏日清晨特有的舒适感。最后一句"行了南山却北山"用口语化的表达,写诗人悠闲地漫步,不知不觉从南山逛到北山,透露出轻松愉悦的心情。

全诗妙在: 1. 用"月尚残"点出时间,用"红香"唤起嗅觉,用"清凉"强调触觉,调动多重感官 2. "行了...却..."的句式像随口说话,让诗歌充满生活气息 3. 短短四句就完成从出发到漫游的全过程,像一组流动的风景镜头

这首诗没有深奥的典故,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vlog,记录下一个惬意的夏日清晨,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漫步荷塘柳荫的闲适。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