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比喻,表达了对逝去友人李德迈的深切怀念和人生感慨。
前四句通过三个生动的比喻描写逝者生前的形象:像山谷中突然飞走的黄莺再也无法亲近,像离群的孤雁独自远行,像说话结巴的人有话难言,像牙齿咬穿牙龈般内心痛苦。这些比喻让我们感受到逝者生前可能是个内心丰富但遭遇困境的人。
中间两句转向人生感悟:世界看似广阔却处处受限,风雨当前却只能装作看不见。这既是对逝者命运的叹息,也暗含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哀思:诗人在菊花盛开的东篱边独自流泪,像天边孤独的云一样站立。用"断肠"这样强烈的词,配合"掩泪""孤云"的意象,把失去挚友的悲痛写得极具画面感。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家常对话,用飞鸟、风雨等日常景物作比,把复杂的思念和人生体悟说得明白如话。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失去知己后"有话无人说"的孤独感,以及面对命运无常时的无力感,这些情感穿越时空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