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除夕选二 其一

雨雪经旬日,浑天白屋贫。
催租能劝酒,读史忽怀人。
咄咄同谁语,潇潇又向晨。
明朝诗宪历,二十六年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穷苦文人在除夕夜的复杂心境,既有生活的困顿,也有精神的坚守。

前两句"雨雪经旬日,浑天白屋贫"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环境:连续十几天的雨雪让简陋的屋子更显贫寒。这里的"白屋"既指被雪覆盖的屋顶,也暗示主人的清贫身份。

中间四句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催租能劝酒"是苦中作乐,面对催租的烦恼只能借酒消愁;"读史忽怀人"则是在读史书时突然想起志同道合的朋友。"咄咄同谁语"道出无人倾诉的孤独,而"潇潇又向晨"则用雨雪声衬托长夜难眠的寂寥。

最后两句"明朝诗宪历,二十六年春"最有深意。表面是说过了今晚就是新一年的春天,但"二十六年"这个具体数字可能暗指诗人坚持某种信念的年头。在困顿中依然保持着对诗歌和理想的坚守,这种精神让贫寒的除夕夜也有了特殊意义。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把物质生活的困窘和精神世界的丰盈形成鲜明对比。雪夜独处的场景,反而成了诗人坚守初心的见证,让读者感受到文人骨子里的那份清高与执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