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肖市上饮,归其母家,过某地,予指某楼曰:万物皆流,今之所迷恋者,即后之所追忆者,终将随流而往,为流所灭,亦流中一沤而已。此地可名为匆匆洲。肖曰:且尽眼前,毋太早计,子忘预搔待痒之讥乎?名以过望亭可矣

匆匆洲畔过望亭,我是亭边长住人。
子作洲边长逝水,我来亭侧怅招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朋友在江边饮酒聊天时的哲学对话,最后凝结成一段充满人生感悟的风景。

全诗的核心是两个朋友对同一处风景的不同命名:一个看到江水奔流不息,感叹万物终将消逝,取名"匆匆洲";另一个则认为应该活在当下,取名"过望亭"。这两个名字就像两种人生态度的碰撞——前者是看透无常的悲观,后者是珍惜当下的豁达。

后四句诗把这个对话升华成更深的意境:说话者把自己比作"亭边长住人",暗示自己选择驻足停留的人生态度;而把朋友比作"长逝水",形容对方像流水一样追求超脱。最后"怅招魂"三个字特别动人,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又包含着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妙在把抽象的人生感悟,通过"洲"和"亭"这两个具体意象生动展现。就像我们现代人常说的"享受当下"和"人生苦短",诗人用短短几句就写出了这种永恒的人生矛盾,让读者在江亭流水的画面中,感受到超越时空的生命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