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
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一作荒)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秖自洁。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
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
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
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
鲁连蹈东海,夷齐(一作叔)采薇蕨。
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
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
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一作荒)雪。
人间黄屋贵,物外秖自洁。
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
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
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
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
鲁连蹈东海,夷齐(一作叔)采薇蕨。
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
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
浩歌北风前,悠悠送孤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士世界,同时批判了现实社会的贪婪与战乱。
开头四句用"幽林""人迹绝""太古雪"等意象,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的纯净之地,这里住着像许由这样的古代隐士(许君指许由,传说中尧帝想让位给他,他躲到箕山隐居)。这里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亘古不变的冰雪,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中间部分形成强烈对比:一边是世人追逐"黄屋"(帝王宫殿)的富贵荣华,一边是隐士满足于"一瓢"饮水的简朴生活。诗人用"得陇望蜀"这个成语,讽刺人性贪婪——得到陇地还想要蜀地,暗指人们永远不知满足。接着用"干戈""流血"等词,直白地描绘了战乱不断的残酷现实。
最后诗人借古讽今:提到鲁仲连宁可跳海也不向强权低头,伯夷叔齐宁肯采野菜也不食周粟(用"采薇蕨"代指)。这些古人品格像高耸的华山、衡山,而当今世人却像小土堆般渺小。结尾"浩歌北风前"的孤独身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失望,只能对着月亮抒发感慨。
全诗通过"太古雪"与"人间血"的强烈对比,赞美了坚守节操的隐士精神,批判了物欲横流、战乱频发的现实社会。最后那个对着北风明月长啸的孤独形象,正是诗人内心愤懑与无奈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