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上元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
翠幌低悬录蔌(二字四头),红楼不闭葳蕤。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
翠幌低悬录蔌(二字四头),红楼不闭葳蕤。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
现代解析
《木兰花慢·上元》这首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人们欢乐的社交场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背景设定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时候会放烟花、赏灯、猜灯谜。这首词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热闹非凡的夜晚。
风景描写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说明这个元宵节的晚上气候宜人,刚刚下了一场雪,天晴了,天空格外明亮。这里的“凤城”指的是京城,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让整个城市都变得生动起来。
街头热闹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词人生动地描述了街道上车辆多到溢出巷子,灯火辉煌如同繁星交织的景象。鱼钥指的是古代开城门的钥匙,这里象征城市的开放和繁华。
音乐与歌声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这里提到的“闹蛾”是一种民间舞蹈,人们在元宵节夜晚欢歌跳舞,还伴随着笛子演奏的《落梅》曲子。这样的描述让我们能够想象到热闹的场景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女子的美丽
“翠幌低悬录蔌,红楼不闭葳蕤”——翠绿的帘幕低垂,红色的楼阁敞开着,没有关闭。这里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以及她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
另一角度的美丽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女子的眉毛如同蛾的翅膀,卷起帘幕,不再垂下,引起众人注意。这里表现了女子的美貌和魅力,让周围人们为之倾倒。
情感与心理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女子忽然含羞,眼神流转,发影相伴。这里展示了女子微妙的情感变化,以及她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动作与神态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女子的身姿在风中轻轻摇摆,侧身依靠着肩膀,眼神似乎沉思。这里通过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美丽和情感。
细节描写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这里提到女子的首饰滑落,又不知是否掉到鞋子上。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真实感。
总结
通过细腻的描绘,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元宵节的繁华景象,还通过女子的美丽和情感变化,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灯火辉煌、充满欢乐的元宵夜。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