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陈太守)和诗人一起游览荒废道院的场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神话意象,表达了对道教仙术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前两句写实:诗人陪着官员探访这个号称"仙乡"的地方,却发现道院破败、小路荒芜。这里用三个"仙"字形成排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名为仙境,实则萧条。
中间四句用色彩和神话意象营造奇幻感:青草覆盖了祭坛,鹿的足迹隐约可见;桃花倒映井中,让井水仿佛染上香气。岩石边的鹤是道教长寿象征,诗人幻想这里曾有千年仙鹤;"梦里丹分"指道教炼丹术,暗示这里曾是炼丹圣地。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似真似幻的仙境残影。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明明这里的仙术如此神奇,为何不重新修葺丹房炼丹呢?"霞"指炼丹时的云霞异象,暗含对复兴道院的期待。全诗在荒凉景象中藏着对神秘仙境的向往,用残存的自然之美反衬出人事凋零的惆怅。
宋贶
宋贶,字益谦,当涂(今属安徽)人。高宗建炎间以荫补将仕郎,为新安尉,知上元县,监左藏库。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为军器监主簿,十四年,由司农寺正迁金部员外郎。十八年,权户部侍郎,兼权枢密都承旨。十九年,知临安府。二十四年,知建康府,改知平江府。二十六年,责授果州团练使,梅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一五一、一五七、一六○、一六六、一六七、一七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知镇江府,逾年致仕(《嘉定镇江志》卷一五)。卒年七十九。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