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匡庐叠翠送德辉游武昌

大江西来三百里,匡庐山高世无比。
香炉紫盖拥后先,一一灵峰矗天起。
衒奇献异无不妍,积翠万叠痕相连。
金屏妆点展图画,玉宇皎洁消云烟。
浓淡光铺九秋净,古今种秀洿形胜。
彭蠡涵虚不动澜,影浸芙蓉入青镜。
吾宗徐君以马迁,江湖游览人称贤。
饯行赋诗效先招,欧公有赠刘同年。
兹行逸兴更不浅,玩景好为停楼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江西庐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并以此送别友人徐德辉前往武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用电影镜头般的笔法展现庐山全景:开篇用长江的壮阔("大江西来三百里")衬托庐山的高耸入云("世无比")。随后聚焦香炉峰、紫盖峰等标志性山峰,用"灵峰矗天起"表现山势险峻,用"积翠万叠"突出漫山遍野的苍翠。最妙的是将山景比作"金屏图画"和"玉宇仙境",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转换观察角度:从山色写到湖光,用"彭蠡(鄱阳湖)涵虚"的平静湖面映照山影,形成"芙蓉入青镜"的绝美画面。这里"九秋净"的晴朗天气与"古今秀"的历史厚重感相互交融,展现庐山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第三部分(最后六句)转入送别主题:将友人比作爱游历的司马迁("以马迁"),称赞他的雅兴。结尾"玩景好为停楼船"既是对友人旅途的温馨提醒——遇到美景不妨停船细赏,也暗含诗人对庐山胜景的自信:相信友人定会被沿途风光吸引。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离情别绪融入山水画卷,用"饯行赋诗"的传统形式,既展现了庐山"浓淡相宜"的自然之美,又传递出"江湖游览人称贤"的文人雅趣。诗中"金屏玉宇""芙蓉青镜"等比喻通俗生动,即使现代读者也能直观感受到庐山"积翠万叠"的震撼景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