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麟州城楼

莫问戎庭苦,高栏是夕攀。
时清官事少,边静戍人閒。
雉堞临寒水,穹庐倚乱山。
皇恩正无外,不擬更移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边塞城楼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和平安宁的边塞图景。

开头两句"莫问戎庭苦,高栏是夕攀"意思是:别提边疆军旅生活的艰苦了,今晚我正高兴地登上城楼。这里用"莫问"二字巧妙回避了边塞的艰辛,为全诗定下轻松基调。

中间四句是登楼后看到的景象:政治清明时公务不多,边境安宁时守军悠闲。城墙垛口下是寒冷的河水,游牧民族的帐篷依傍着起伏的山峦。诗人用"雉堞"(城墙)、"穹庐"(帐篷)等典型边塞意象,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边塞风景画。

最后两句"皇恩正无外,不擬更移关"点明主旨:皇恩浩荡泽被边疆,根本不需要再调整关防。这是对当时边境和平的直接赞美,暗示国家强盛带来的安定局面。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通过对边塞宁静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盛唐时期边疆的和平安定。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边塞的苦寒,而是以轻松笔调展现太平景象,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反而更显功力。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