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深之入蜀

我读江湖夜雨编,西风搔首一凄然。
如何经济二三策,仅见琳琅千万篇。
小隐安能老丹峤,壮怀犹欲上青天。
此行若与涪翁遇,定把诗家古印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朋友去四川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坚持。

开头用"江湖夜雨"的意象,营造出漂泊孤独的氛围。诗人说自己读着朋友的作品,在秋风中感到凄凉,暗示对朋友远行的不舍。

中间四句是核心矛盾:诗人感叹朋友明明有治国才能("经济二三策"),却只能写些漂亮文章("琳琅千万篇")。"小隐"指隐居生活,"丹峤"是仙山,说朋友不可能永远隐居;"上青天"则表达他仍有远大抱负。

最后两句用典故:涪翁指宋代诗人黄庭坚,诗人希望朋友在四川能遇到像黄庭坚这样的知音,把诗歌的真谛传承下去。这里的"古印"比喻诗歌的传统精髓。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 通过地理意象(江湖、丹峤、青天、蜀地)串联情感 3. 结尾用典故寄托期望,避免直白说教

诗人实际是在借送别表达:有才华的人不应被埋没,真正的诗艺需要知音相传。这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珍重友情的心意,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