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馨感人的家庭场景,核心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与陪伴。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开篇"捧檄及偏亲"用上班途中顺路探望父母的细节,带出子女的牵挂。"斑衣"典故暗含像老莱子穿彩衣逗父母开心的孝心,但诗人谦虚地说自己只是"效颦"(模仿),显得真实动人。
中间四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孝道:用"贫有味"形容粗茶淡饭中的亲情滋味,"无尘"暗示清净和睦的家庭氛围。提到"萱草"(忘忧草)和"棘薪"(柴火),用最普通的家务劳动,体现对父母起居的细心照料。
结尾"版舆多喜色"描绘父母乘坐板车时满脸笑容的画面,最后"不愧安仁"的自我勉励,既是对潘岳(字安仁)孝行的致敬,也透露出平凡生活中践行孝道的满足感。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幅用日常碎片拼贴的家庭画卷:顺路探望、准备饭菜、打扫房间、拾柴烧火...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场景里,流淌着最动人的亲情。诗人告诉我们,真正的孝心不在于物质多丰厚,而在于把对父母的关爱融入每一天的寻常生活。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