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归雁

冰雪初融,玉梅半绽,记得长征时候。
薄著春衫,同看玉关烟柳。
青冢畔,明月思乡;
黄沙外,芦花为幕。
渐惊他,秋老蒹葭,寒蛩衰草断肠诉。
归装须待自检,羁客天涯,梦冷重寻征侣。
塞北江南,总是惯愁风雨。
方信阻,万里关河;
又怎禁,三边风雨?
一声声,泣过南楼,有人情更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归雁"为题,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和游子思乡之情,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羁旅画卷。

上阕从早春景象切入,用"冰雪初融"、"玉梅半绽"点明时节,引出对往事的回忆。"长征"暗示戍边生活,"薄著春衫"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春寒料峭中将士的艰辛。随后笔锋转向边塞特有景物:玉门关的烟柳、青冢的明月、黄沙外的芦花,这些意象既勾勒出边地风光,又暗含思乡之情。最后以秋日衰草、寒蛩哀鸣作结,强化了凄凉氛围。

下阕直抒胸臆,"归装须待"道出归期难料的无奈。"梦冷重寻征侣"一句尤为动人,将梦中寻找战友的凄凉写得入木三分。"塞北江南"的对比,凸显了漂泊无定的愁绪。结尾处"一声声,泣过南楼"的雁鸣,与"有人情更苦"的人声相应,将物我之情交融升华。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时空转换自然,从春到秋,从回忆到现实,展现完整的情感脉络
2. 善用对比手法,塞北与江南、温暖回忆与凄凉现实形成强烈反差
3. 雁鸣拟人化,既是自然景象,又是游子心声的投射
4. 语言凝练却意境深远,"明月思乡"、"芦花为幕"等句画面感极强

这首词道出了古今游子共通的情感:在异乡的孤独、对归程的期盼、对故土的眷恋,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