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镜

卖明镜,怕明镜。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现代解析

这首《卖镜》用镜子作比喻,讲了一个关于"活得糊涂点更轻松"的人生道理。

诗中的主角把明亮的镜子卖了,换了个模糊的镜子。为什么呢?因为他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又老又丑——颧骨突出、两鬓斑白。明亮的镜子像无情的裁判,把他的衰老痕迹照得一清二楚。于是他选择逃避,觉得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糊里糊涂反而更好,何必用明镜逼自己看清残酷的现实呢?

这其实反映了很多人面对衰老时的心理:我们害怕看清岁月留下的痕迹,宁愿自我欺骗。诗人用"卖明镜"这个举动,生动展现了人们抗拒衰老、逃避真相的普遍心态。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卖了明镜后,就算头发全白也无所谓了,因为模糊的镜子照不出来,眼不见为净。

全诗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把人对衰老的恐惧、对真相的逃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镜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我们不是在拒绝镜子,而是在拒绝面对真实的自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