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灵动画面,同时暗含了女子娇媚慵懒的情态。
上片写荷花之美。开篇直白表达对荷花的喜爱,用"最软"形容花瓣的柔嫩质感。"锦拶云挨"用丝绸和云朵比喻层层叠叠的花瓣,"娇如颤"写出花朵在风中微微颤动的娇媚。后两句更妙:微风拂过时,低垂的荷花仿佛要用花瓣轻点水面,这个"欲蘸"的拟人化描写,让静态的荷花突然有了灵动的生命力。
下片转入人物联想。诗人把荷花想象成南朝名妓张静婉,说她像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直到腰肢酸软。这里用历史人物作比,暗示荷花的美艳不输绝代佳人。结尾两句最有趣:把荷叶比作翠罗香被,写荷花在夜晚"无眠翻转",既符合荷叶夜间收拢的植物特性,又像极了女子辗转反侧的情态,让整首词在写景中自然流露出旖旎的情思。
全词妙在将荷花完全人格化,从白天的娇媚舞姿到夜晚的慵懒无眠,赋予植物以人的情感,使寻常的荷塘景色变得活色生香。比喻新颖不落俗套,比如"红低欲蘸"的蘸字,既写花影入水的形态,又暗含女子以红袖戏水的娇态,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