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平十六夜 其二

旅雁鸣朔风,羁心忽零乱。
之子渺何方,千里音尘断。
所嗟樊笼中,翻飞无羽翰。
怀人情徒伤,耿耿岁方晏。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在寒冷的冬夜里思念远方亲友的孤独心情。

开头用"旅雁鸣朔风"的画面感很强——大雁在寒风中哀鸣,就像诗人自己漂泊无依的处境。这里的"羁心"就是指被束缚、不得自由的心,突然变得慌乱不安。

"之子"指的是诗人思念的那个人,但对方远在千里之外,音信全无。诗人感叹自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空有想飞的心却没有翅膀。这里的"樊笼"可能既指现实处境,也指内心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明明知道思念也没用,但还是控制不住地难过。漫漫长夜,这种愁绪就像黑夜一样看不到尽头。"耿耿"这个词用得特别好,把那种辗转反侧、心事重重的状态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整首诗用简单的意象(大雁、笼中鸟)和直白的语言,把每个在外漂泊的人都懂的那种思念和无力感写得特别真实。没有刻意煽情,但读着读着就会让人想起自己某个失眠的夜晚。

吴保初

(1869—1913)安徽庐江人,字彦复,号君遂。吴长庆子。荫生。官刑部主事,与刚毅争一案,愤而自脱公服出署。弃官后居上海,曾电请西太后归政光绪帝。后以唐才常事牵连,避往日本年余而归。工诗文,与陈衍等相酬和。有《未焚草》、《北山楼诗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