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帝陵
祖龙智昏日月蚀,南公力欲麒麟斗。
楚虽三户必亡秦,盛德宜然有其后。
鲁公违约火咸阳,咄嗟击出群雄右。
豆分瓜剖听指颐,忍使黥徒贼孤幼。
籍也狐埋狐搰之,项伯宁不为家寇。
真人如龙翔霸上,缟袒长风起襟袖。
终据皇图岂力为,雅张赤帜皆天授。
可怜郴北东上坟,恨碧凄红春不茂(明胡汉万历《郴州志》卷七)。
楚虽三户必亡秦,盛德宜然有其后。
鲁公违约火咸阳,咄嗟击出群雄右。
豆分瓜剖听指颐,忍使黥徒贼孤幼。
籍也狐埋狐搰之,项伯宁不为家寇。
真人如龙翔霸上,缟袒长风起襟袖。
终据皇图岂力为,雅张赤帜皆天授。
可怜郴北东上坟,恨碧凄红春不茂(明胡汉万历《郴州志》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秦末楚汉争霸为背景,通过对比项羽和刘邦的不同结局,揭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规律。
前四句写秦朝暴政失民心("祖龙"指秦始皇),楚国人("南公"代指楚地贤人)决心反抗。即使楚国只剩三户人家也要灭秦,因为正义必胜。
中间八句批评项羽("鲁公")的三大错误:火烧咸阳毁约在先,杀害义帝(楚怀王)在后,还重用英布("黥徒")这样的残忍之徒。用"狐埋狐搰"比喻项羽做事反复无常,连亲叔叔项伯都管不住。
后六句赞美刘邦("真人")顺应天意:在霸上(今西安东)像龙一样崛起,穿素服为义帝发丧赢得人心。建立汉朝靠的是德行而非蛮力,就像赤帝之子的传说预示天意。
结尾两句回到现实:郴州义帝陵前花草稀疏("恨碧凄红"),暗示人们对这位悲剧君王的哀思。全诗通过草木凋零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沧桑与天道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