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长历赋纸阁用王介甫韵

顶还平直得中方,肯作僧庵半夜床。
脱帽不忧风栗烈,炽炉仍助日苍凉。
赏音正自鸣琴便,宴坐何辞问疾妨。
我有陟釐三百幅,禦冬真欲倒归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舒适的纸阁(用纸糊墙的小屋),展现了诗人冬日里的闲适生活。

首联"顶还平直得中方,肯作僧庵半夜床"说纸阁屋顶平直方正,虽简陋却像僧房一样适合安睡。这里用"僧庵"作比,暗示了简朴宁静的生活态度。

颔联"脱帽不忧风栗烈,炽炉仍助日苍凉"生动描写屋内外的对比:在纸阁里可以脱帽不受寒风侵袭,炉火驱散了冬日的寒意。诗人通过"风栗烈"和"日苍凉"的寒冷意象,反衬出小屋的温暖。

颈联"赏音正自鸣琴便,宴坐何辞问疾妨"转入闲适生活的描写:可以随意弹琴取乐,安坐其中也不怕有人打扰。这里的"问疾"暗用典故,但整体意思是表现悠闲自得的状态。

尾联"我有陟釐三百幅,禦冬真欲倒归囊"最有趣,诗人说自己有三百张陟釐纸(一种优质纸),准备全部用来糊墙御寒,甚至想把整个袋子都倒空。这种夸张说法既表现了纸阁的特色,又透露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全诗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情趣,通过对纸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安贫乐道、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简陋环境中自得其乐的智慧,比如用大量好纸来糊墙御寒的细节,既实在又富有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