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英殿观先帝御容

堕泪不能禁,彤庭北望深。
寿觞疑在眼,宫漏独惊心。
绘事应神助,天光想下临。
秋毫分万一,玉色辨侵寻。
未悟攀髯远,如闻弃屣音。
当时万年木,风动亦萧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集英殿瞻仰先帝画像时触景生情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深切的怀念与哀思。

开篇"堕泪不能禁"直接点明悲伤情绪,作者望着北面宫殿深处先帝的画像,眼泪止不住地流。这里"彤庭"指宫殿,"北望深"暗示先帝已逝的深沉哀痛。

中间八句通过两组对比展开:先是用"寿觞"(祝寿酒杯)与"宫漏"(计时器)的意象,形成生死反差——仿佛还能看见先帝举杯的场景,但现实中的滴漏声提醒着斯人已逝。后六句赞叹画像栩栩如生:画工如有神助,先帝目光似从天界俯视,连细微毛发都清晰可见,面容逐渐在凝视中变得真切。这里"秋毫"比喻极细微处,"玉色"形容先帝庄严的容颜。

结尾四句情感升华:虽然明白先帝已仙逝("攀髯"用黄帝乘龙升仙典故),但仿佛还能听见他离去的脚步声。"万年木"指宫殿古树,在风中萧瑟作响,既写实景又暗喻王朝更迭的沧桑,余韵悠长。

全诗以"泪"起笔,以"风"收尾,将个人哀思与历史感慨融为一体。通过画像的逼真与现实的虚无对比,展现了对明君治世的追忆,以及面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具有典型的怀古诗特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