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坐

秋庭肃肃风颾颾,寒星列空蟾魄高。
搘颐静坐神不劳,鸟窠无端吹布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秋夜坐》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夜独坐庭院的宁静场景,通过简洁的意象传递出深邃的禅意。

前两句写景:秋风在庭院里沙沙作响("肃肃风颾颾"),夜空中寒星排列,月亮高悬("蟾魄"指月亮)。这里用风声和星月营造出秋夜特有的清冷氛围,但并非凄冷,而是带着一种空旷的寂静感。

后两句写人:诗人用手托着下巴静坐("搘颐"),心神安宁毫无烦扰。最后一句突然引入"鸟窠吹布毛"的意象——这是唐代高僧鸟窠禅师的故事,他用吹布毛的方式向弟子示现"佛法平常"的真理。这个典故的运用很巧妙,把普通的秋夜静坐瞬间提升到禅悟的境界。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日常场景与禅理自然融合。秋风、星月、静坐都是寻常事物,但组合在一起就呈现出"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意境。最后用禅师典故画龙点睛,暗示在平凡事物中见真理的禅机。诗人没有说教,只是呈现这个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平常心是道"的深意。

释遇臻

释遇臻,俗姓杨,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居婺州齐云山。太宗至道中卒。事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