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无月的寂寥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雨后虽然还有一丝凉意,但本该团圆的中秋时节却不见月亮,显得格外孤单。诗人用"狡兔"(传说月中有玉兔)和"遗珠"(比喻美好事物的失落)这两个意象,暗示月亮缺席带来的遗憾——虽然没有月亮不妨碍玉兔活动,但天空失去月亮就像丢失了珍宝。
后四句写诗人的行为与感受:他多次抬头望天,等待更漏(挈壶:古代计时器)报时,却只等到一片黑暗。清瘦的身影在庭院中愈发显得苦闷,只有树上栖息的乌鸦陪伴着他。这里的"栖乌"更添孤寂氛围,乌鸦的黑色也与无月的黑夜形成呼应。
全诗通过"无月"这个反常现象,巧妙传递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怅惘,以及身处困境却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就像我们期待重要日子却遭遇失望时的心情,诗人把这种普遍的人生体验,用秋夜、乌鸦等意象婉转道出,让读者能感同身受。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