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在冯翊地区(今陕西一带)吃草的扇尾羊,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它们的可爱形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素食生活的态度。
前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春天冯翊的草地散发着清香,羊儿们毛茸茸的,吃饱了带着苦味的泉水。它们卧在沙地上时,能看到肋骨轮廓,耳朵像带着霜的小春蚕一样圆润可爱。这里用"琼箸"(玉筷子)比喻羊的肋骨,用"春茧"形容羊耳,既形象又带着几分俏皮。
后四句笔锋一转:这些扇尾羊虽然被带到各地繁殖,羊膻味随风飘散,但诗人表示自己天生没有吃肉的命相,所以不用为杀羊烹煮而烦心。"浼手"(弄脏手)这个动作描写,巧妙表达了诗人不愿杀生的心理。
全诗最有趣的是这种反差:前半段把羊写得越可爱(毛茸茸、小圆耳),后半段"不食肉"的立场就越有说服力。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展现羊的生动形象,自然引出对生命的爱护之情。最后两句带着几分幽默,仿佛在说:这么可爱的羊,怎么忍心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