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塞外秋日夫妻共乐的温馨画面,语言通俗却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九月云中雪不迟,香貂初上髻鬟时"说塞外九月就下雪了(云中指今山西大同),妻子刚戴上貂皮保暖头饰。这里用"香貂"这个细节,既点明季节特征,又暗示妻子精心打扮的可爱模样。
后两句"酒酣共射阴山兔,双兔雌雄谁得知"最有趣:喝到微醺的夫妻俩一起打猎,射中两只兔子后,借着酒兴开玩笑说"分不清哪只是公哪只是母"。这个生活片段既展现了塞外特有的狩猎之乐,又通过"共射""双兔"等词暗喻夫妻亲密无间的关系,最后用俏皮的疑问句收尾,让整首诗洋溢着轻松甜蜜的气息。
全诗没有刻意抒情,而是用"初雪戴貂""酒后打猎"两个具体场景,自然流露出夫妻在艰苦边塞生活中的相携之乐,平凡中见真情。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