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吕安礼
吕子有奇气,少年事诗书。
不肯衣逢掖,而随市井儒。
白纻霜雪袍,朱缨贯金殳。
大醉必走马,长呼挽雕弧。
兴罢有馀欢,清歌倚箫竽。
春风动狂思,夜席拥妖姝。
群儿傍笑之,谓子脱捡拘。
而我独知子,壮兹真丈夫。
屑屑五斗米,其重无锱铢。
何为爱琐屑,妄自苦其躯。
子亦爱我拙,相逢每踌躇。
论诗夜斋静,秀气出璠玙。
远官无与欢,见君心独娱。
如何忽告别,决去如惊凫。
矫矫黄鹄姿,枳棘非所居。
清明择士日,子岂久泥涂。
送别动苦怀,乖离感羁孤。
搔首岁暮天,诗成悲有馀。
不肯衣逢掖,而随市井儒。
白纻霜雪袍,朱缨贯金殳。
大醉必走马,长呼挽雕弧。
兴罢有馀欢,清歌倚箫竽。
春风动狂思,夜席拥妖姝。
群儿傍笑之,谓子脱捡拘。
而我独知子,壮兹真丈夫。
屑屑五斗米,其重无锱铢。
何为爱琐屑,妄自苦其躯。
子亦爱我拙,相逢每踌躇。
论诗夜斋静,秀气出璠玙。
远官无与欢,见君心独娱。
如何忽告别,决去如惊凫。
矫矫黄鹄姿,枳棘非所居。
清明择士日,子岂久泥涂。
送别动苦怀,乖离感羁孤。
搔首岁暮天,诗成悲有馀。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吕安礼的年轻人,他特立独行,充满豪气。诗人用生动的画面感,描绘了这个与众不同的朋友形象。
开篇就说吕安礼有股不一般的劲儿,虽然读诗书但不穿书生宽袍大袖,反而打扮得像侠客:雪白袍子配红缨金柄的武器。喝醉了就骑马狂奔,拉弓射箭时放声长啸。高兴了就唱歌奏乐,春天来了就尽情狂欢,夜里还和美女把酒言欢。周围人都笑他不守规矩,但诗人懂他——这才是真汉子!
接着诗人劝他:别为五斗米折腰(指为小官位委屈自己),那些琐碎东西不值得。两人很投缘,经常深夜谈诗论文。现在朋友突然要远行,诗人既不舍又为他高兴——像黄鹄(一种高飞的鸟)不该困在荆棘丛里,清明时节选拔人才(指科举),他肯定能出头。
最后写送别的伤感:年终岁末,写诗时更觉悲伤。全诗充满对自由灵魂的欣赏,既有"别人笑我太疯癫"的洒脱,又有"海内存知己"的深情,最后落在对朋友前程的祝福上。通过鲜明对比(世俗眼光vs真性情),让人感受到:活出自我的人,终究会发光。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