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对联用大白话讲,就是在夸赞彭玉麟这个人的品格和爱好。
上联说他有三"不要":不爱财、不爱权、不怕死。作者认为,正是这种硬骨头精神,让彭玉麟成就了千古留名的气节和功业。就像现在说一个人"不贪不占不怕死",所有成就都源于这种原则性。
下联讲他有三"痴":写诗成痴、画画成痴、旅游成痴。后半句是说,将来人们怀念他时,看到那些他钟爱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都会忍不住落泪——因为再找不到像他这样懂得欣赏这些美景的人了。
全篇用最直白的对比(三个"不要"对三个"癖"),画出了一个清官文人的立体形象:工作上铁面无私,生活中却充满艺术气息。最妙的是最后"更待谁来"四个字,就像现在说"除了他还有谁配得上",把惋惜之情说到位了。
陈宝箴
陈宝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客家人,晚清维新派政治家。1895年在湖南巡抚任内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办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湘学报》,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后受到湖南守旧派王先谦、叶德辉的攻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变爆发,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陈宝箴以“滥保匪人”被罢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2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