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乙巳)

竹影妙于画,夜窗看最幽。
灯清犹助月,虫老亦吟秋。
乐土将奚适,穷边未解忧。
三年负重九,知我有高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坐的文人,通过细腻的观察表达出复杂的心境。

前四句是绝美的夜景速写:月光把竹影投在窗上,比人工的画作更精妙;秋夜的窗户成了最佳观赏点。桌上油灯的清光与月光交融,草丛里老去的秋虫还在坚持鸣叫——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清冷幽静的秋夜氛围。

后四句转向内心独白:诗人想去理想的"乐土",但眼前困在偏远的边疆无法解脱。连续三年重阳节("负重九"指九月九日重阳),都只能独自登高排遣愁绪。最后"知我有高楼"说得含蓄——只有高楼明白他的孤独,暗示无人理解的处境。

全诗妙在把外在景物与内心情绪自然衔接:清冷的月光、将死的秋虫,都映衬着诗人困顿不得志的状态;看似写景,实则写心。结尾的"高楼"既是实指,也象征着他精神上的孤高处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