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篇
枯鱼枯鱼,尔身自白龙,谁使尔为鱼。
一朝落泥沙,鳞甲生长蛆。
嗟嗟鲸鲵,振鬐沧海。
吹嘘三山,簸扬嵬㠑。
尔罪维斯,死亦何悔。
谁能借风涛,作书上天帝。
雪此坳堂冤,飞腾吸云霓。
枯鱼枯鱼,从此遐逝。
一朝落泥沙,鳞甲生长蛆。
嗟嗟鲸鲵,振鬐沧海。
吹嘘三山,簸扬嵬㠑。
尔罪维斯,死亦何悔。
谁能借风涛,作书上天帝。
雪此坳堂冤,飞腾吸云霓。
枯鱼枯鱼,从此遐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条干枯的鱼作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关于命运和抗争的寓言故事。
诗中的枯鱼原本是条白龙,却不知为何变成了鱼,最终悲惨地死在泥沙里,连鳞片上都长满了蛆虫。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暗喻那些原本高贵却遭遇不幸的人。
接着诗人把目光转向大海中的鲸鲵(大鱼),它们在海里威风凛凛,能掀起巨浪摇动高山。这里用鲸鲵的逍遥自在,与枯鱼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枯鱼发出呐喊:谁能帮我向天帝申诉冤屈?让我也能像云中蛟龙那样重获新生,远离这悲惨的命运。这表达了受压迫者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改变命运的热切期盼。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用鱼类的不同境遇,反映了人世间的命运不公。枯鱼的形象既可怜又可敬,它的悲剧让人同情,它的呐喊又充满力量。诗人借枯鱼之口,替所有遭遇不公的人发出了抗争的呼声。